•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设为首页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官方微信
    友久设计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wwwu179com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专业discuz模板开发尽在 “友久设计”
  • 中国政法大学BBS-法大律师楼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部基层就业先进事迹】之一:莫玉碧——玉成于器,碧海丹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7 14:3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校2015届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志愿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的同学,他们自觉行动响应时代的召唤,把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服务西部基层,夯实人生基础,开拓进取,勇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莫玉碧)
    我的父亲常和我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深以为然。
    ——莫玉碧

    莫玉碧,男,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2011级国际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连续四年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工作细致认真,得到老师同学一致好评。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活动和创业项目,曾组建团队参赛获得第四届“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莫玉碧放弃了律所招揽和家乡公务员岗位,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以基层工作者的身份支援当地的基层工作建设。

    四年筑梦,他的城与国
    2011年夏末,京城的燥热还隐隐没有散去。莫玉碧拖着整齐的行囊从政法大学北门下车,穿过古朴优雅的校园,路两边是苍苍郁郁的大树,这是他的大学,是他未来的四年。
    莫玉碧高中时就与党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读于宏志班,全班同学的学费、生活补贴都由当地党员的党费代缴。在党的亲切关怀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踏实勤恳的青年,并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协助学院为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莫玉碧的辅导员刘凯老师称赞他说,能够将自己的情怀与觉悟付诸行动的人很难得,莫玉碧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四年来一直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关键时刻又愿意站出来支援国家的边疆建设,给同学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作为一名实干派,莫玉碧在创业与志愿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从和同学参加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到组织志愿团体无偿为家乡一百余名中小学生补习功课,从闲暇时做兼职实现经济独立到联合各界志愿人士温暖敬老院老人,莫玉碧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人生理念。他常讲叔本华的一句话,“欲望得不到满足会焦虑,欲望得到满足会空虚,人总是在痛苦中摇摆不定”,这是私欲作祟的结果。为了获得更多的愉悦,莫玉碧选择了关爱与奉献。

    师恩难忘,长者琢璞玉
    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求学的四年中,莫玉碧深深感激母校和学院对自己的殷切关心与悉心栽培。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莫玉碧难忘组织的培养与帮助。领导老师们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关心同学们的发展动态,经常和同学交流谈心。莫玉碧曾被教导道,当“应该”与“喜欢”冲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做什么。从“喜欢”到“应该”,变化的抉择体现了人的成熟过程,也使懵懂青年逐渐成长为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栋梁之才。莫玉碧意识到了并在四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老师的教诲。
    常言道,师父师父,亦师亦父。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老师的细心关照和叮嘱让莫玉碧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面临就业抉择,老师用朴实的言语给予同学们教诲和就业指导,莫玉碧作为其中的一员获益匪浅。为了更好理解老师传递给他的有关支援新疆的信息,莫玉碧专门去到北京联合大学听了新疆招录办的宣讲会,经过一番考量,最终下定决心支援西部建设,不辜负三千明义,亦不辜负少年壮志。
    求学成长,师恩难忘。在法大遇见的每一个老师,都给予了莫玉碧慷慨的指引与教导,这不仅细致打磨了他的性格品质,同时帮助莫玉碧完善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莫玉碧大学生活中极其珍贵的收获,更在他的生命中烙下了一枚深刻的印记。

    奔赴南疆,碧玉终成才
    莫玉碧毅然决然地成为了法大仅有的支援新疆南部地区建设的选调生之一,在旁人看来,他的决定颇为疯狂。在决意成为新疆的选调生之前,莫玉碧已经获得了知名律所高级合伙人的招揽和家乡公务员1:1录取的面试资格。憾别有知遇之恩的律师前辈,放弃家乡的稳定工作岗位,独自一人奔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参与基层建设,需要极大的牺牲与勇气。父亲的欣慰颔首、母亲的依依不舍与姐姐的唠叨叮嘱经过冷静的沟通最终都汇成了一句简单的话,“我们理解你”。家人的支持成为了莫玉碧继续前行的动力。
    南疆相比于北疆,条件更为艰苦,工作压力也更大。莫玉碧此行经过了理智的考量,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从小父亲的教导让他意识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上,哲学给予了他很多启发。在莫玉碧的理解中,校训中所讲的‘厚德’就包含了一种奉献与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了他大学四年的行动并引导着他成为了新疆的选调生。“国家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足够广阔的舞台,这个机会很难得,虽然面临着许多压力,但现在是我们该上去施展自己才能的时候了。”莫玉碧笑着说。面对新疆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人才资源极度缺乏的现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莫玉碧义无反顾,亦是满腔热血。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莫玉碧携着亲朋师友的期望,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向了远方。
    “我的生命里早已被播下了奉献的种子,现在,它要开花了。”法大栖息着莫玉碧人生的最终追求,在他将要离开时,这番追求已被他装在厚厚的行囊里,随着他奔赴南疆,正如他满怀憧憬和理想,踏进法大校门的那一刻。
    (编辑/骆红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政法大学 cuplclub.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5-4 18:20 , Processed in 1.8492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