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下载客户端后,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 设为首页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官方微信
    友久设计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wwwu179com
    2、扫描:扫描左侧二维码
    专业discuz模板开发尽在 “友久设计”
  • 中国政法大学BBS-法大律师楼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讲堂】马怀德:政府如何“治以法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07: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创造的两个“第一”:我国第一个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计划第一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央文件,这份文件不仅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还提出了衡量标准、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等,于各级党委政府是绝对的“硬性约束”。
    何为法治政府?政府如何“治以法尊”?法制网专访法大副校长马怀德教授。


    马怀德:政府如何“治以法尊”?

    Q:马校长,如何理解法治政府?
    A:法治政府,就是用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方式,构建运行的政府。具体一点,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到的“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Q:这次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2004年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前者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后者是国务院下发,两者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下发部门不一样呢?
    A:这次是党中央、国务院一同下发《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纲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新《纲要》的实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和制度基础。尤其是对推动实施新《纲要》确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有政府的自觉自律,我相信法治政府一定会顺利推进。
    Q: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在内涵和外延有什么不同?
    A:法治政府是目标依法行政是路径,通过路径实现达成这个目标。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的理念和方式构建、设置、运行、运转的一种政府形态,但依法行政是一个路径。按照2004年《实施纲要》,依法行政有六大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权责一致、程序正当、守法诚信,如果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来做,政府就能朝法治政府的方向而不断地迈进。
    2004年《实施纲要》设定了一个目标,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而新《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它的标志就是政府应该是一个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和守法诚信的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的四只拦路虎
    Q:当前有没有一些阻力,对法治政府建设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呢?
    A:我觉得影响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主要有四个障碍。
    第一,还是人的观念问题,就是从上到下,从公务员到普通公众,对依法行政、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这种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程度。大家还不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甚至也有很多领导,还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思维定式或行使权力的习惯,这种意识方面的障碍,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
    因为要改变一项制度比较容易,建立一项制度也不难。但要想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是很困难的事。所以说,我想传统的人治思维和观念意识,是阻碍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个“拦路虎”。

    第二个障碍,跟我们政府有关系,如何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的法治原则下,来建构和运行法治政府,首先我们应该是考虑怎么来完善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
    第三个“拦路虎”是法律的执行,就是法治政府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执法要严明,法律要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不管是公务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社会公众。如果法治政府制订了很多法律根本得不到执行,或者说有选择性地执行法律法规,那么老百姓守法了,政府不守法,这也不叫法治政府。法治政府首先是政府要守法,同时影响社会,带动社会去守法,这才是法治政府。
    第四个“拦路虎”,法治政府跟现在的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严格依法办事构建法治政府,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面对一些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比如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在这样一个挑战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多。所以说,构建法治政府首先要维护社会的稳定,消除社会的矛盾,维护和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如果到处都是问题,到处都是矛盾,那么政府疲于应付、解决各类矛盾的话,法治政府也很难构建。

    保障公共安全,政府如何作为
    Q:现在我们很关心“舌尖上的安全”,您觉得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
    A:我想,“舌尖上的安全”是要靠一个比较有效的法治政府的制度体系来维护和保障的,如果严格地按安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食品药品安全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那么我们首先要判断,影响舌尖上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想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违法行为没法追究,有的法律法规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亟待修改和完善。

    另一个就是法律的执行,即便我们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食品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如果大家不认真去执行,不很好地去实施的话,那么我们舌尖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

    第三方面,要想维护“舌尖安全”,我觉得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政府要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比如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确保老百姓的合法权益的话,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不能选择性执法,不能不作为,更不能够腐败执法。
    否则的话,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现在看到的很多地沟油、瘦肉精、毒姜,这些影响老百姓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治政府去及时加以解决:要么打击,要么防范,要么有效处置。总之,政府要起主导作用,然后再加上社会公众的参与,媒体的监督,各个方面的影响,才能够打造一个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体系,打造一个比较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的环境。
    Q:公共突发事件频频被曝光,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如何作为?
    A:中国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政府,一个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事件,认真反思一下,都跟政府是不是能够有效的履行职责有直接关系。

    比如说宁夏公交车纵火案,为什么会发生呢?一个包工头没有拿到应有的工程款,向法院起诉、向有关政府部门投诉,但法院不立案,政府部门不及时处置或者解决,相应的救济、保障机制又跟不上,就会导致一些人会采取极端的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发泄情绪。
    这样的一个刑事案件,实际上跟政府的不作为、司法机关的不作为、司法的不公正、政府处置问题不得力很有关系,跟社会缺乏同情心也有直接的关系。像欠薪这样的事情,应该有一个相应的民事、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解决。

    食品药品领、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等领域,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是说这些法律法规没有执行到位,或者执行得不好,导致了这些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包括天津的爆炸事件、东方之星的沉没事件,都可以归结为前期的行政执法不严、执法不规范、决策科学不民主,以及解决处置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救济渠道不畅通。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综合施治,在法治政府建设上进行全方位的推进,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解决这类问题。

    Q:新《纲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单独提炼出来了,您觉得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A: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但是问题也比较普遍,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日益脆弱,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北京的雾霾这就是最典型的。这个谁都逃脱不了,只要有雾霾,有污染,每个市民都要承担这种所谓的损害,那不能为了发展,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这确确实实是两个需要兼顾的内容,而且必须处理好,协调好。即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进入先污染后治理的那个怪圈。

    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说单纯说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不要有任何发展,没有发展的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无法就业,我们的经济总量上不去。所以说要兼顾好这两个,但这是很困难的事情,要想经济发展又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很困难,所以说要协调兼顾好。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还有这几个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应该说为下一步协调好这种关系,实际上是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我们即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要创新,协调、共享、绿色、要使得我们的发展能够兼顾到生态、资源、环境各个方面的问题。

    如何治理政府的不作为
    Q:为什么要把依法全面履职放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位呢?
    A: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政府职能的设置上,应该说是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职能设置要科学。但是,仅仅科学是不够的,政府要全面地担负起科学职能的履行任务,新《纲要》明确提出,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依法,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来履行政府的职能,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违反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定的程序,要依法履行职能。
    第二,要全面履行职能,政府的职能现在很多,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那这些职能必须全面履行,不能挑三拣四,只履行市场监管或者经济调节的职能,而忽略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更不能够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所以必须全面兼顾各类职能的履行,这样才能够体现法治政府的一个基本要求。
    按照科学的职能设置依法全面履行的话,才能够发挥政府的作用,也才能够体现法治政府的作用和意义。
    Q:对于政府不作为的这种懒政现象,新《纲要》有哪一些相应的措施呢?
    A:政府不作为实际上是一个痼疾、顽症。尤其是这几年,这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矛盾日益显现。为什么政府不作为,我们要分析,第一可能他怕担责任,怕做错,做错了就要担责任;第二,没有利益驱动;第三,没有有效的问责手段或者问责机制,他不作为和作为效果一样,也没有谁追究他的责任,也没有惩治他的方式方法,他当然可以不作为了。
    但是,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不能不作为,纳税人供养政府,让政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作为,就是要履行法定的职责。依法行政强调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是法律规定你的职责你必须来履行,所以说一旦不履行就构成不作为,不作为就应该追责,追责实际上就意味着对不作为有效的遏制。
    这几年滥用权力、乱作为的现象有所减少,特别是随着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依法行政要求的严格,所以说滥作为,越权,无权限行使权利的现象日益在减少,但是不作为问题日益凸现,不作为就是我们说的拒绝或者不履行职责,而拒绝不履行职责,他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应该高度警惕不作为,并且有效的加以防范和遏制。

    最好的办法,第一就是要公开,用公开的方式倒逼他作为。法律职责,比如说我们权利清单里面写了,你应该干这个事,而且必须在一定期限内给我干这个事,你如果没有干,这就是不作为。我把你公开的话,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媒体的监督,透明了之后他就不敢不作为了。
    另外一个就是要有效地问责,对于任何不作为现象,因为现在法律标准已经很清楚了,你有作为的义务,同时有作为的期限,有作为的效果和结果的标准要求,如果你没有作为,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义务,没有达到某种标准和效果,那就要承担责任,而且要严肃地问责。这样才能促使他积极地履职,行使他的权利,履行他的职责。

    反腐的最终出路是依法行政

    Q:这两年腐败问题也是高度关注的,政府应该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呢?
    A:有权力就有腐败,权力和腐败是孪生兄弟,那么,如何能够防范腐败,最根本的是如何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的腐败,基本上是通过权力的运行来实现的腐败,所以要防范政府的腐败,必须制约监督权力,规范权力的运行。五中全会里提出了要建设法治政府,将政府的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要依法设定权力,依法规范确定,依法制约权力,依法监督权力。所以说,解决腐败问题,无非就是这么几种方式:
    设定权力,每一种权力都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来进行科学的设定,设定了权力就等于划了一个权力行使的范围和界限,不能突破这个范围和界限去行使权力,一旦突破就是违法,就要追责。

    同时,要规范权力的运行,权力运行整个过程流程应该是清晰的、透明的、公开的,每一项权力的行使都应该接受各个方面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第三,要制约权力,不能一权独大,不能让一把手的权力变成一个专横的、独断的,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要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政府的权力要接受人大的监督,各级公务人员要接受纪委的监督,接受监察部门的监督,接受审计监督,接受上级的监督,也要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习总书记说的,我们要编织好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只有在“笼子”里的时候,权力才能不被滥用,才有可能是维护一个廉洁的行政体制,也才可以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腐败现象。
    总之,解决腐败问题,最终的出路还是依法行政,还是建设法治政府。

    党政一把手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Q:与十年前相比,您觉得我们对法治政府的认识有一些什么变化?
    A:2004年《实施纲要》在国家依法行政的历史上,特别是推动行政法治建设的历史上,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无论是理念、行政、制度,还是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0年前,如果你去问省部级官员、主要领导干部,有几个懂法治政府是什么,或者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法治政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估计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但今天我相信多数的领导干部,都有这方面的意识,至少有这个概念了,知道法治政府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一些重要的制度也是在这10年建立的。10年前,我们还没有信息公开制度,这是2008年通过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建立起来的,这项制度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在推动中国的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家机关,信息公开的意识明显增强了。而且它的制度也逐步完善,老百姓可以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政府有义务,除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之外,所有的信息都要向老百姓公布、答复,这就是一种制度的变化,也是一种进步。
    10年前,我们没有权力清单制度,没有责任清单制度,更没有负面清单制度,但是就这几年之内,我们已经建立起了。有一些地方已经发布了四张清单、一张网,形成了一个权力清单制度体系,这个对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特别是构建法治政府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进步是点点滴滴的,可能表现为具体的制度,也可能表现为我们公务人员的观念意识,甚至还可以表现为我们一些具体的实践。比如说法治政府实践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老百姓感觉跟政府打交道没有那么难了,过去是磨破嘴,跑断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讲,事难办,可能现在这方面有都所改观。
    Q:如何尽早确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呢?
    A: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完善我们法治建设的指标体系,特别是要把法治建设的任务纳入到党委、政府的指标,政绩考核标准体系中。过去的考核主要是经济指标,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GDP、财政收入这些工业增加值,所以执政者也是围着这些指标在转。
    法治指标是在现有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新增加的一个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就是用一些客观的,能够量化的一些标准,来衡量党委、政府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如说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是不是有效?当地的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是不是有所提高?违法行政的现象是不是有能够明显减少?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是不是能够明显增加?用这些指标体系去衡量一个地方法治建设的成效,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科学的。
    Q:您个人对新《纲要》的实施有什么样的期待?
    A:新《纲要》是一个文本,是一个书面的东西,制定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制定出来能否贯彻落实,这是考验我们法治政府建设成效,考验我们各级领导智慧和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
    我的期待就是新《纲要》跟以前的《纲要》一样,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和落实,特别是地方党政一把手能够高度重视这个《纲要》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因为这不是国务院一家发的,他是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的一个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党政一把手应该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该按照《纲要》的要求认真督促履行好《纲要》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早日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因为我们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多指标。其中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我们期待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公务人员能够认真对待《纲要》的实施,确保《纲要》能够落到实处。


    法大微信 【第20160119期】
    文字来源:法制网
    图片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网、中新网、新浪网等
    内容编辑:陈金波



                                                                                                                                                                                                                                                                                                    阅读                                                                                                     举报                                                                                                                                                                                                                                                                                                                                                                        精选留言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留言
                                                                                                                                写留言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留言                                                                                                                                    写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政法大学 cuplclub.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11-4 05:28 , Processed in 0.3374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